余老狮专栏
2021-02-24
我们身边存在着这样一些产品:
它们在投入市场之初迅速引爆,就仿佛是天之骄子,给人一种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的感觉。
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一下子又好像销声匿迹,迅速被人们所淡忘了。
比如略有时代感的“孕妇防辐射服”,曾经红极一时的脸萌“甩熊头”再到前阵子如旋风般席卷小红书的筋膜枪。
为什么这些产品“出道即巅峰”,在大好形势下褪去了潮水?
解释这个问题,就需要提及一个重要的概念:技术采用生命周期。
这是由杰弗里.摩尔在1991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理论。
技术采用生命周期,指的是一个新产品或者一个新技术在推向市场时必然会面临5个阶段。
产品在每一个阶段中能不能卖好,它需要应对的消费者群体都不同。
这五个阶段根据先后顺序分为了:创新者阶段、早期使用者阶段、早期大众阶段、晚期大众阶段、落后者阶段。
(技术采用生命周期)
第一阶段,创新者阶段
产品刚刚发布,或者是还未正式发布,只是出了测试版。
这个时候产品会吸引到热衷该品类的狂热消费者——创新者。
他们不但愿意尝试当作小白鼠,甚至愿意不求回报地给予产品开发者建议。
例如,在一款新游戏内测时,往往是bug最多的。
通常bug是玩家最难以忍受的缺点,但“创新者”们不仅愿意帮助游戏测试,并且在发现bug时心奋不已。
但这部分人只是总体用户中占比非常小的一部分,约占总体用户的2.5%。
第二阶段,早期使用者阶段
我们想一下,身边是否有这一类人。
他们理性,但又对某一个行业特别了解。
例如摄影、车、3C数码、保健品。
当你对市面上一款新产品或炒的火热的一个新概念有疑问时,总会想参考一下他们的建议。
在营销属于中,他们叫KOL。在产品投入市场时,他们是第二阶段主要面对的人群:早期使用者。
他们不会因为产品的某种瑕疵而否认一款产品的价值,也会因为产品主打的一个卖点(可能这个卖点不能打动大众,但却是行业内的一种创新)而尝试使用。
这个人群占了总体的13.5%。
第三阶段,早期大众阶段
到了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了。
许多产品盛极一时,却没有能继续热卖便是纷纷倒在了这个阶段。
在第三阶段,产品从创新者、早期使用者阶段过渡过来,被KOL种草之后使得早期的大众拔草了这款产品。
而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,他们关心的永远是产品提供的价值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。
此时产品的缺点会被无限放大:
例如游戏的卡顿、bug。
产品的不易用,学习成本高。
产品的售后服务差,服务能力跟不上。
产品的持续迭代能力弱
相对于竞品来说,产品不具备优势便会被大众消费者所顾虑淘汰。
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网红餐厅火了一阵子后销声匿迹的原因:
因为某道菜或者高颜值的装修风格而火,吸引消费者拍照打卡。
但装修不可能经常翻新,消费者新鲜度过了,而餐厅最主要的产品——菜品的质量没有特色,便逐渐被消费者所遗弃。
这个人群占了市场的34%。
第四阶段,后期大众阶段
到了这个阶段,恭喜你,你可以对那些说“网红必死”的人报以轻蔑的微笑了。
在这个阶段,你的产品由于既有特点,又有被大众消费者认可的价值,它能使得那些保守派们也逐渐选择使用你。
例如那些一直不肯学习智能机的老年人,当他们发现身边的朋友都能通过微信和儿女们发消息,也能在“幸福一家人”群里给孙子发一发红包。
这时他们也会改变主意,从零开始学习怎么使用智能手机。
这个人群占了34%。
第五阶段,落后者
当然,仍然有一部分消费者就是怎么也不会对你的新产品、新技术买账。
这部分消费者称为落后者,占了16%。
那么,我们如何去应用这个理论呢?
首先,我们需要在产品投向市场时保持冷静的头脑,明确自己身处哪个阶段,主要面对的消费者类型都是谁。
例如在第一阶段,适当地给予我们用户一定的权限,以官方的姿态重视他们的意见会使得他们对我们的产品更为青睐。
例如小米的早期发烧友模式,可以邀请内测用户对MIUI系统提出更改建议并选取合理建议进行采纳,致使小米在早期收获了一群“发烧友”死忠粉。
在第二阶段,我们需要根据市场的反馈,及时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打磨。
此时即使销量在上升,社交媒体不断发现UGC的内容也不能沾沾自喜,而是要将产品进行完善,对致命缺陷进行弥补,从而才能在下一个阶段经受住大众消费者真正的考验。
作者简介
余孝威 (余老狮)
驰亚科技联合创始人,母婴连锁门店品牌婴玛特市场运营中心总经理。上海交大竞争战略中心特约讲师、高势增长学院专家团成员、市场部网上海分会会长。擅长数字化营销、会员营销与流量运作,在母婴、快消、低频产品等消费品领域拥有多年数字化创新和会员体系打造经验。
驰亚科技,一物一码营销专家
×